大楼里的阳光程序——湖北高招现场见闻
|
|
| 2007-7-10 10:06:00 来源:不详 【字体:小 大】 |
昨日,在省招办工作人员带领下,记者进入2007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现场,探寻其间的秘密。
录取现场的外围用钢筋护栏隔离,进出录取现场的大门里外设置了两道警卫岗,分别由解放军战士和保安站岗执勤,凭证出入。
一进到录取现场,手机就没了信号。省招办负责人介绍,这是今年录取现场新增的管理措施。在今年录取期间,省招办对录取现场移动手机实行屏蔽,录取现场工作人员不能在工作时间使用手机,外界也无法通过手机联系录取现场工作人员,此项措施旨在减少外部因素对招生工作的干扰。
录取现场警卫森严,从进入录取大楼,到工作场地,要经过三道岗,解放军战士严格核查每一个人的证件,无证人员一律不准进入录取现场。
与往年一样,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现场按工作要求设置了组织领导和工作机构。录取现场领导协调小组全面领导与协调录取现场各项工作。由省纪委、省监察厅、省教育厅等单位联合组成招生录取纪检监察组,已进驻录取现场,对录取全过程进行检查监督。由省公安厅、中国教育科研网华中地区网络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教育信息网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的网络信息安全专家组,监控网络安全隐患,防止黑客攻击,确保网络的畅通和安全。
录取工作由5个业务职能组分步实施:综合组负责录取现场的组织协调、招生计划调整和录取名册的审核盖章工作;信息网络组负责录取投档,录取现场技术管理、技术监督和网络安全;录检组负责审核院校提交的预录取和预退档名单,监督院校执行招生政策和录取规则的情况;咨询接待组负责接待考生和家长的来访、咨询和举报,内设网上答疑小组和咨询接待小组;后勤保卫组负责现场的安全保卫和后勤保障等工作。
信息网络组负责考生电子档案投档,是网上录取的核心部门。该组组长介绍,网络信息组工作场地除网络信息组工作人员和规定的人员外,录取现场其他人员不得进入;信息网络组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在非工作时间进入信息管理小组办公场地,至少须两人在场,否则不得进入。对考生电子档案投档实行三级权限管理,投档模板的设置、审核及投档任务的执行分别由不同的工作人员来完成。做到审核与执行相分离,既互相监督,又互相配合。
考生电子档案从网上投到高校后,高校在规定时间内调阅考生电子档案,提出预录取和预退档考生名单,录检组审核后,对不符合录取条件和不符合退档规定的考生,会提交院校再次复议,有时为一个考生会与高校协商多次。残疾考生的录取协调工作也在这里完成。录检组组长介绍,录检组主要是督促高校按计划招生,执行招生政策规定,对高校的录取结果进行确认;录检组还专门请了两位医学专家,作为录取现场的体检顾问,对录检中体检方面的问题进行咨询。录取期间,录检组9位工作人员每人每天要与30至50所学校联系,联系电话高达100至200个。
今年我省录取新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同时,还将收到录取新生信息确认表。省招办提醒考生,录取新生信息确认表便于考生识别真假录取通知,遏制少数高校在体制外招生和中介招生诈骗行为。记者在打印和审核录取新生名册的办公室看到,两台行式打印机和四台高速激光打印机摆放在工作现场,靠墙的桌面上堆放着准备邮寄录取新生名册和录取新生信息确认表的特快专递信封。工作人员介绍,录取新生名册经省招办主任签字加盖录取专用章后,和录取新生信息确认表一起通过邮政特快专递寄给高校。高校凭省招办签字盖章的录取新生名册,向考生寄发新生录取通知书和加盖了省招办录取章的录取新生信息确认表。录取新生信息确认表上有考生的姓名、性别、照片、录取层次、录取学校和录取专业等信息,与考生电子档案上的录取信息是一致的。(记者王晶实习生李晶通讯员巩平)
|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
|
|